在全国宗教工作系统研究机构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宗荣
(2017年4月7日)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阳春三月,我们来到充满现代活力的花城广州,召开宗教工作系统研究机构工作座谈会,很有意义。这是我们第一次召开类似的会议,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很大,我想会在我们宗教工作历史上记下一笔。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专门研究队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宗教问题等的研究,探索建立宗教工作智库,为宗教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宗教工作系统,一向有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宗教问题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成立的,由此可见宗教问题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以去年中央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为标志,宗教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做好宗教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开展宗教问题研究,首先就要思考为什么要研究,重点研究什么,怎样开展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深刻理解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宗教问题复杂敏感,政治性、政策性很强,若不加强研究,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也难以有效地推进工作。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不研究就不能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宗教工作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重点是要关注宗教领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成绩要着力扩大,问题要着重关注,不断消解问题聚集的浓度,防止积小成大,最后引发事端。所以,对形势的把握,对形势的了解和判断,需要加强研究。不加强研究就搞不清楚宗教工作形势是好还是坏,也搞不清楚宗教工作有哪些成绩和经验,有哪些是宗教领域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搞不清楚这些,就容易迷失方向,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导致事倍功半,甚至给工作带来损失。
第二,不研究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宗教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宗教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长期存在,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差不多年年都是这些问题,而且各种因素交织,政治的、经济的、国内的、国外的、民族的等等。这些问题新旧矛盾叠加,旧的矛盾尚未化解,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层层累积,凝结固化,很难化解。这些问题都是最难啃的骨头,最难解的绳扣,不研究就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很难把握这些问题后面隐藏的规律性的东西,也就很难找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所以,有效解决各宗教领域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加强研究。
第三,不研究就不能准确地理解、切实地贯彻中央的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特别是去年,在时隔十五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一次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个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不研究就很难准确地把握其核心要义,很难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从而也就很难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所以,加强宗教理论政策研究,对促进我们工作,提高我们工作水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非常重要。
二、准确把握研究的主要任务
新形势下,开展宗教问题研究要围绕对宗教“怎么看”和“怎么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注重理论创新性、现实针对性、历史规律性,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加强理论研究,提升研究高度
理论思维力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开展宗教研究一定要有宽广的理论视野,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宗教工作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分析了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阐明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宗教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标志着我们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通过学习,深入领会讲话中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讲话所包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任何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理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理论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是我们党关于宗教工作理论的系统总结和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宗教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宗教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分析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特征和作用,明确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抓好贯彻落实。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结合我国宗教的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里我强调一下,我们这次会议也是为拟于5月份召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讨会预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讨会,不单是理论务虚会,也不单是研究部门的事,而是宗教工作系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我局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届时王作安局长要出席讲话。会议能不能开好,关键要看大家重不重视,要看大家提交的论文质量。希望大家回去后向本单位领导汇报,把提交会议论文的工作重视起来,组织精干力量开展研究,拿出有分量的成果,为开好这次研讨会打下基础。会议论文要汇编成册,优秀文章还将刊登在我局所办的刊物上。
(二)加强实践研究,增强研究热度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之树长青。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晚清思想家王韬在论到培根时说:“其言务在实事求是,必考物以合理,不造理以合物。”我国信教群众近2亿人,宗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宗教工作取得很多实践创新,亟须从理论高度加以总结提炼;在新形势下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调查研究,寻找对策。要围绕宗教工作的中心任务,多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比如,如何加强宗教界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如何加强佛道教教风建设,有效遏制佛教道教商业化;如何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防范西方意识形态和极端思想的侵蚀;如何加强教育转化天主教地下势力,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促进天主教、基督教更好地坚持中国化方向;如何准确把握我国宗教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做出前瞻性的研究等等。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宗教活动迅猛增加,宗教事务管理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互联网传教、虚拟宗教活动场所、在线宗教教育等,打破了宗教活动在寺观教堂举行的传统,一些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渗透趁机而入,歪曲的、异端的和极端的宗教思想屡禁不止,隐蔽性强、传播快、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新媒体、互联网上宗教方面的争论和热点问题呈增多趋势,有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危害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妥善应对。
(三)加强历史研究,挖掘研究深度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启迪未来。宗教现象历史悠久,宗教问题涉及面广,常常是历史纠葛与现实矛盾相交织,每个具体问题的背后都有历史的堆积和时间的流变,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个别的现象。不了解历史就难以正确地理解宗教现象,难以准确地理解现实宗教问题,也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把历史的脉络梳理清楚,才能更加深入地揭示问题发生和存在的根源,探寻问题发展变化的原因动力和内在逻辑,总结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的规律。可以说,没有对宗教问题历史的扎实研究,要想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是谈不上的,研究的成果总是浮在面上,让人觉得蜻蜓点水,没有说服力、穿透力。尤其是我们不能拿理论剪裁现实,不能拿思维中逻辑推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代替宗教问题在实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性、复杂性,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正确掌握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宗教工作部门开展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工作,着眼于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服务宗教工作。目前宗教问题研究普遍存在说不清、道不明、无自见的现象。所谓说不清,是指对宗教工作的形势和发展变化趋势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人云亦云,似是而非,往往是感性认识代替理性把握,流行看法取代自己观点,或者盲目乐观,或者草木皆兵 ,以至于进退失据。所谓道不明,是指对如何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缺乏务实研究,思路在旧框框里打转,办法在旧工具箱里翻找,创新意识不够,提不出管用的对策。无自见就是用西方的宗教理论来认识和看待我国的宗教现象,将西方的标准奉为圭臬,削足适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研究不够,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话语权。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站位要准确,方向要明晰,作风要务实,方法要科学,结论要可靠,建议要可行。我理解,回答“怎样研究”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
(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中央精神
前面我提到过,宗教问题敏感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才能保证宗教工作的正确方向,确保不跑偏不走样。如果路线方向有问题,不但所有工作都白做了,还会引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和后果,给党和国家工作造成损失。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执行中央宗教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楷模。不要自认为自己很高明,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说三道四、妄加评论,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冷处理。内部研究讨论要开拓思路、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对外发表言论要遵守纪律,不得无所禁忌、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对违背中央宗教工作精神的错误言论,不能当“潜水员”观而不语,要发挥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优势,发声亮剑,正本清源。
(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中央领导一再强调宗教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解决当前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宗教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新的表现,新老问题叠加交错,呈现出复杂性。如佛教道教领域存在的商业化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也非短期内形成,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其他宗教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相类似。但不管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不管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有多难,都要勇于面对、勇于担当、勇于破解,认真深入地开展研究,提出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地实际的可行性方案、建议。不能因问题复杂而不作为,有困难就躲着走。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现实,扎根现实,服务现实,脚踏实地做好研究,摸清情况、探索规律,提出对策、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才能不断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发挥好宗教工作系统研究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
(三)坚持开拓创新,提高研究水平
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既要靠顶层设计引路,也要靠基层创新探路。办法是从基层实践中来的。对新出现的问题,要研究新的解决办法。对长期存在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要跳出老经验的束缚和习惯思维的限制,运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善于总结创新经验,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实化为有效举措。研究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想,具有原创性。似曾相识的研究结果就像鸡肋一样,用又不能用,弃掉又可惜。但是创新也要注重科学性,研究提出的结论和观点不能大而化之,似是而非。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研究成果不但对决策没有好处,反而还有害处,会误导工作。因此希望多做一些定量研究,能量化的尽量量化,定性尽可能以定量为基础,有实证的最好有实证,能用数据说话的尽量用数据说话,有典型事例的尽量用典型事例说话。不要做出没有根据的结论,也不要提出没有论据的观点。
(四)加强交流合作,形成整体合力
俗话说,孤雁难飞,孤掌难鸣。宗教工作虽然是属地管理,但宗教工作是全局性的工作,局部的政策会涉及全局,一地的问题会影响大局,因此作为宗教工作系统的研究机构,要注意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做好研究工作。大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在许多地方都具有共性,加强交流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形成1加1大于2的合力。另外,宗教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是跨地区存在的,比如流动穆斯林服务管理,单靠一个地区解决不了问题,要发挥联动效应,大家一起干,拧成一股绳。宗教工作系统研究机构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具有沟通学术界、宗教界和宗教工作部门的独特作用。希望大家把这个优势发挥好,搭建桥梁、打造平台,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发挥各个方面的专长和力量,借脑借智,借手借力。
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的作用,为大家的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国家宗教局现有的《中国宗教》杂志和《宗教工作通讯》、《宗教与世界》两份内部刊物,还有正在筹办的《国家宗教事务局科研工作通讯》,为大家刊发不同类型的文章提供了平台,欢迎踊跃投稿。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